![]()
中国网财经10月28日消息: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31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。网财经发现,上海、北京、浙江位列前三,成为全国居民收入“第一梯队”。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11个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万元大关,其中辽宁、内蒙古较去年同期新增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,比去年同期名义增长5.1%。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涨幅为5.2%。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、中国财经长帅网 全国居民人均收入统计a、上海、北京均突破6.5万元大关,领先于其他省份。上海以人均可支配收入69220元位居全国第一,北京以67206元紧随其后。浙江以54653元排名第三,与上海、北京一起构成收入“第一梯队”。天津(44353元)、江苏(44252元)、广东(42842元)均突破42000元,分别排名第四至第六;福建以39213元排名第七,山东(33826元)、重庆(32283元)、辽宁(31441元)、内蒙古(31109元)排名第11,均突破万元大关3人;另有20个省份跃升2万元“天梯”,分别是安徽(29451元)、湖南(28248元)、湖北(28036元)、陕西(2709元1元)、江西(27054元)、四川(27046元)、四川(26930元)、河北(26863元)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突破2.5万元。看着国家总体来看,2025年前三季度居民收入将呈现平稳增长。从增幅看,上海、北京、浙江仍位居全国“第一梯队”,同期居民收入分别增长2879元、2892元、2447元。其他省份增幅均超过1000元。前三季度,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。数据显示,前三季度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6元,名义增长5.7%,实际增长6.0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991元,名义增长4.4%,实际增长4.5%。农村居民名义收入增速和实际收入增速分别快于城镇居民1.3和1.5个百分点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上年同期的2.46下降至2.43我去年的时期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新型城镇化持续深入,乡村全面振兴稳步推进,城乡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,区域经济布局更加优化。 2024年底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.00%,比2020年底提高3.11个百分点。在收入来源方面,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张毅指出,工资性收入、经营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持续增长是支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。前三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8659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5.4%(以下为名义数)增速(除非另有说明)),比全国居民收入增速快0.3个百分点。分城乡看,城镇居民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.7%和6.1%。此外,国内消费需求扩大、假日旅游消费增加带动居民营业收入增长。前三季度,居民人均纯收入5199元,增长5.3%,高于全国居民收入增速0.2个百分点。在度假旅游人数增加和乡村旅游经营好转带动下,农村居民人均第三产业经营纯收入增长8.1%。前三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023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5.3%。在o的影响下各项民生政策不断落实,人均社会救助补贴、政策性补贴和惠农补贴不断发展。净资产收入持续增长。前三季度,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2628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1.7%。张毅表示,下一阶段,要扎实做好保民生工作,继续稳定和扩大居民就业,促进居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,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